20210716焦点访谈视频回放 CCTV13官网直播
消费品价格总体稳定,去年五花肉28,今年十三,大宗商品走势如何?正常市场价格呢在1万块钱左右上涨到三万多亿吨,确实是对我们形成了一定的输入性的压力,面对压力如何应对,是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合理的管理,这个预期,确保经济的这个基本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用事实说话。
《焦点访谈》,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焦点访谈》。7月15号,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用了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来形容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这个集中啊就包括了物价的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了0.4%。不过,和cpi比较低的涨幅水平相比,上半年受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的影响,ppi也就是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却同比上涨了5.1%,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价格指数表现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全球大宗商品涨价是否会引发输入性通胀,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风险呢?今天我们要为您详细解读。
2021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环比下降0.4%,食品中受生猪产能持续恢复、鸭栏肥猪集中出栏及消费需求季节性偏弱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13.6%,去年五花肉28,今天的五花肉13供应量那个比较充足,然后大片儿注意,现在也比较多,过年的前后面的时间差不多都是三十多一斤,现在才十几块钱一斤,差不多就便宜了一多半还多,以前太贵了,希望继续保持,保持这个价格就好,现在这么多买一点,一般就买一斤半左右吧,猪肉降价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猪肉上半年价格降幅达到19.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半年同比温和上涨0.5%,这和食品价格明显回落有着直接关系。食品价格在今年的上半年同比是回落了0.2%,那么是从去年同期的上涨16.2%转为下降0.2%的,所以这个食品价格的这种有涨转降,应该讲对整体的价格水平的下拉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据悉,由于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已于7月7日、7月14日分两批公开竞价收储,以避免猪肉价低伤农。而从最新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我国下半年食品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影响。这个食品价格比较大的两个因素目前都是在改善的,一个是粮食价格,夏粮产量比上年同期是增长了2.1%,那么这个为我们的粮食价格的下一步的稳定奠定了基础。然后呢,再有呢就是生猪的价格,目前生猪产能可以说持续恢复,目前已经基本上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和消费端温和上涨的物价指数相比,今年上半年生产端对于价格波动的感受则要明显许多。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也就是ppi同比上涨5.1%,5月份这一指数曾一度达到9%,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这也直接反映在许多生产加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这款《椅子的话》里面有用到了铁架海绵价格几乎上涨了100%,包装材料的话价格也是上涨了10%~20%左右,化工材料上涨到三万多一吨,它的正常市场价格呢应该是在1万块钱左右,我们很多订单呢因此无法排产,因为亏损太严重了,目前这个电子原机件涨了2~3倍,那这数学原材料呢上涨了30%~40,利润几乎是已经没有了,一边是源源不断的客户订单,另一边是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产品不涨价,生产就亏本,产品涨价则会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
这正是2021年上半年以来,不少国内中小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放眼全球,这也是疫情之后经济恢复过程中,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给和需求错配的集中体现,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的断裂,所以整个供给端其实受到比较大的冲击,那么我们会看到大宗商品的库存有一个明显的下降,同时需求侧在疫情以后,需求其实得到了这样的一个释释放和反弹,所以供需的错配导致了这样的一个大宗商品的上升,那么它相应来说呢,我们也会看到在全球层面上这样的一个通货膨胀。今年上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纷纷创出高点,其中螺纹钢价格一度超过6000元每吨,年内最高涨幅超过40%,动力煤价格今年5月从最高涨到944元每吨,涨幅同样超过40%。涨幅最引人注目的大宗商品是铁矿石,铁矿石期货价格指数从2020年最低时的每吨565元上涨到2021年最高时的每吨1310元,涨幅高达132%。从上半年来看的话,国际能源价格是同比上涨了92%,非能源价格上涨了40%以上,那么这个涨幅确实是比较高的,也对我们国家的这个工业品价格确实形成了一定的输入性的压力。除了阶段性的供需失衡,过度的货币投放被认为是此轮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的主要推手。
疫情爆发后,欧美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采取了非常规性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疫情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为救市大约推出了18万亿美元的扩张计划,这种方式短期内是为了稳住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转,而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它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疫情之后呃很多国家,他是在用这种量化宽松的这样的政策呃就直接呃印钞票,发现金呃,这样使全世界的话呢,可能流动性呃大量增加,那这样的话就说即使我供给不发生根本变化,我过度的货币呃去追逐有限的供给,它本身也会带来一个价格上涨的这样一种呃一种压力。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cpi即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4%环比上涨0.9%,创下最近13年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涨幅达4.5%,创下近30年以来最大同比涨幅。由于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也是全球各种大宗商品期货的定价货币,美国的通胀压力也很快向全球蔓延。
与此同时,美联储近期表示,短期内无意上调利率改变现有的货币政策,这也意味着全球性的通胀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将继续存在。美国的宏观的货币政策,他加入了两个这样的一个目标,一个是通货膨胀的预期,还有一个就是经济恢复的实质性的进展,也就是说他一个很重要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推动经济的恢复,那么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就是就业率,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美国这个就业率在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那么他为了刺激他的这样的经济的一个快速的恢复,所以美国可能会对通胀还有一个更大的一个容忍度,所以通胀的高点其实可能还并没有来临。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无疑也随时面临着外部形势的影响。不过疫情以来,我国一直坚持较为稳健且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既保持了流动性的充裕,给市场形成稳定预期,另一方面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精准施策。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提出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以及爆发之后整个中国在宏观政策的应对方面的话呢,应该说是为宏观经济学做了一个样板,我们从早期的话呢,呃没有采取大小半管,而是用比较精准的,呃这样一些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的一种组合,呃让经济逐渐的恢复,那么现在的话呢就说是随着这个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啊,然后中国经济的话呢,呃全面恢复,啊,我选这个过程中虽然还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啊,但总的的话,我想从总量层面上啊应该说这个宏观经济的应对,这组合拳啊会翻成功的,一方面,我国主张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另一方面,针对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困境,国家多次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投放了首批国家储备铜铝芯共计10万吨。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我国已向市场投放了部分政府煤炭储备,在供需偏紧时段有效补充市场供应。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是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促进价格回归正常区间。此外,各地政府也在出台针对性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在浙江,政府派出多路联系专员去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困境,我们对出口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呢,由我们政府统一买单,给他们做了一个就是呃信用保险,也是为了就是防止这些企业呢,就后期可能会需要客户甩单啊,然后不予支付啊,这些行为可能在做一个保障,在东莞政府一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提供各项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与行业协会等联手打造了统一的采购平台,帮助企业对比市场价格,可以同时对比多家企业的这个定价啊,这个为我们讲价啊,包括我们的这个报价,这方面的一些股票的成本有大幅度的这个减少,投放国家储备,引导上游企业增加供给,打击囤积居奇,维护市场秩序,一系列组合拳也已经收到了效果。
据了解,6月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下跌,直接带动ppi环比涨幅收窄,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等输入性因素,能源类价格上涨,专家表示,随着供需矛盾缓解,调控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预期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能明显减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个态势现在是呃逐步的趋稳,呃从下半年的趋势来看,我觉得这个趋稳的态势会进一步的发展,总体是呃走稳呃这样一个态势,我们国家的这个工业生产的体系比较完整,然后工业产品的这种供应能力比较强,然后下游企业市场竞争是比较充分的,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呢,我们说工业消费品哈,总体上来讲,从供求的基本面上来讲吧,不具备大幅商场的基础,我们呃整个供需之间的矛盾啊并不是这么尖锐,除了一些局部的一些呃领域行业之外,呃总体上讲的话呢,其实供过于求的态势还是存在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讲讲到的通胀的压力,或者通胀的预期,他更可能是美国啊,或者说欧欧盟国家呃采取这种量化宽松政策,呃带来这种,呃大量这种原材料啊,或者说是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所带来这种树形的这种压力,所以这种情况下我想可能呃怎么去合理的管理这个预期,确保你经济的这个基本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应对通胀从长远讲最有效的这样一种方法。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表示,综合食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以及服务价格三个板块未来发展的态势判断,全年保持物价温和上涨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也同样有基础有条件。
至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一方面我们有政策定力和稳步恢复的经济基本面,不用过度担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大量位于产业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差,短期啊可能会需要受困解难。而长远来看,只有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练好内功,才能够更有效地抵御外部风险。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来源:央视
相关推荐 更多>